PET聚酯材料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(如塑料瓶、纺织品等),年产量已达数千万吨,但PET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大且回收难度高,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。聚酯废物可以通过氢化或热催化转化为高价值小分子碳氢化合物,如BTX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乙烯)、对苯二甲酸、1,4-环己烷二甲醇(CHDM)、1,4-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(DMCD)和乙烯。然而,在热裂解或氢化过程中,产品选择性难以控制,这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碳氢化合物产品和甲烷等温室气体。幸运的是,聚酯废物可以通过溶解策略(例如,水解、乙酸解、醇解、氨解)直接转化为单体产品。通过控制酯键的裂解模式,可以提高目标产品的选择性。虽然均相的催化剂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促进聚酯的完全解聚,但产品选择性仍然有限。异相催化剂需要更高的反应温度才能达到相对较高的产品选择性。因此,迫切需要设计和合成具有稳定性、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聚酯解聚催化剂。
近日,我院特种防护纺织材料研究所曹静静博士在Angewandte Chemie-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“Sustainable Closed-Loop Recycling of Polyester Waste using Reconstructed Defective-Metal-Organic Frameworks”的研究成果。该研究通过非晶溶解-再结晶结合热解重建策略合成了重构的Zn-MOF74纳米管(r-Zn–MOF74–NT)催化剂。r-Zn–MOF74–NT催化剂在废PET的乙二醇醇解解中实现了1035.8 gBHETgcat−1h−1的时空产率,这比文献中报告的类似催化剂高出一个数量级。结构分析显示,r-Zn–MOF74–NT表面形成了富锌缺陷位点。原位红外结合理论计算,以阐明反应途径,涉及促进氧/乙二醇激活的富锌缺陷催化剂,导致OOH*/HOCH2CH2OH*物种的形成。随后,中间体通过亲核攻击促进聚酯C-O键的裂解,从而逐渐产生BHET产物。此外,还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估和技术经济分析,将这种乙二醇醇解与甲醇解、水解和石油生产系统进行比较。结果表明,乙二醇醇解提供了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,为废弃聚酯回收的提供理论依据。
论文信息:
Sustainable Closed-Loop Recycling of Polyester Waste UsingReconstructed Defective-Metal–Organic Frameworks
Jingjing Cao,* Wei Chen, Wei Jiang, Xiaodong Li,* Ping Sun, Shaohai Fu, and Quanxing Zhang
Angew. Chem. Int. Ed. 2025,e202504743
论文链接为// doi.org/10.1002/anie.202504743

图1催化剂合成与表征

图2聚酯解聚性能

图3聚酯解聚机理

图4真实聚酯解聚性能

图5聚酯闭环回收可持续性评价